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WTO/TBT预警信息平台 >> 最新资讯 >> 新闻速递 >> 正文

纺织业出口无序:政府难承其重

更新时间:2005/7/13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事实,国内纺企对欧美市场的抢闸出货风潮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纺企们天天嘴上喊着自律,心里期待着自律后的有序出口,心里却明白谁自律谁是傻瓜。显然,在这样一个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行业和年代,在无法统一起来的行业利益面前,势单力薄的企业必然会作出个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评价,企业抢闸出货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除非能在有效外力影响下形成统一的行业利益。

  那么,外力来自何处,政府,抑或行业协会?答案无疑是后者。

  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政府逐步从市场退出后,形成了众多真空地带,亟需行业协会迎头赶上。更进一步,相较于易滞后和宽泛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协会行规的优势不胜枚举:它可以随行而订,及时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它仅仅涉及本行业局部,有较强的针对性;它的专业性和实操性强,不像法律那样为注意通用而减弱技术性。

  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在统一大大小小的内部企业利益面前,大部分行业协会显得那么的无力。他们只能承担向企业普及WTO规则框架、搜集整理业界信息、向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等较为初级的职责。

  正是因为行业协会的缺位,政府才不得不一肩挑起本是难以承受的重任;正是因为难承其重,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

  这一矛盾在贸易摩擦频发的纺织品出口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今天美国展开调查,明天欧盟展开调查,只要争端一起,纺企的眼光就齐刷刷地都投向政府。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商务部从年初开始,便频频就纺织品出口颁行管理措施。一些措施由于从公布到实施时间太短,让企业措手不及;一些措施由于事先未充分征求意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一些措施仅仅实行了几个月就被取消(3月起实施的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证管理,地方部门为此投入的几十万硬件成本随之化为泡影)……

  吸取之前管理措施出台的经验教训,同时力求符合行政许可法,商务部此次就对欧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给了一个月的公示期。从改善管理措施和出台程序的角度,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这又让商务部陷入另一个漩涡,因为整整一个月的公示期为纺企抢闸出口提供了大好良机。今年下半年对欧出口配额从611开始计算,所以即使720以后分不到配额,之前这一个月的真空期还是可以通过抢闸出货变相拿到配额。愈演愈烈的抢闸出货风潮,将吞噬全年的对欧出口配额,管理办法也将在今年形同虚设。


  显然,在改进措施出台程序和保证实际操作效力上,难承其重的商务部又陷入了两难境地。

  要从根本上避免这种被动的局面,行业协会必须成长起来,这是整个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毋庸讳言,老同志居多是当前国内行业协会的一大特点,地位尴尬,角色迷茫;资金捉襟见肘是行业协会面临的发展难题,这也是很多协会挖空心思挣钱的原因之一;更尴尬的是行业协会目前的身份,注册在民政部,却挂靠在各部委,名不正言不顺。

  作为加入WTO后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行业协会的成长仅凭简单的主观意愿显然难以实现。结合他国多年来的经验,最关键的是要为其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具体的政府退出、法律法规、社会氛围等等,这恰恰也是多年来我国行业协会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所在。

  一年来纺织品贸易摩擦中的种种矛盾表明,解决行业协会成长的烦恼已刻不容缓。
(程满清/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