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贸易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随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比例将趋于上升,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也日益增加。美国化工、机械制造、钢铁、纺织、家具制造及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考虑,日益频繁地通过“337调查”对中国企业发起攻击,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1986年~2004年,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大陆的“337调查”共39起,占美国1986年以后“337调查”总数的13%。近三年,美国对中国的“337调查”增长非常快。2002年,美国“337调查”立案17起,对中国5起,占29%;2003年,美国“337调查”立案18起,对中国8起,占44%,比2002年增长60%;2004年,美国“337调查”立案26起,对中国11起,占42%,比2003年增长38%。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已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国。
在美国对中国的39起“337调查”中,涉案产品涉及的行业比较集中,主要有电子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皮革工业。
“337调查”一方面影响中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扩展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美国国内企业也把“337条款”作为一种比较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手段打击中国的竞争者。近年来,中国企业频频遭遇这只拦路虎,除个别达成和解外,其余几乎都铩羽而归,就算是最后和解也因为没有筹码而被迫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费。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和行业对美出口,有的甚至完全失去美国市场。频繁的“337调查”已给国内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成为制约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337调查”已成为继反倾销调查以后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