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WTO/TBT预警信息平台 >> 最新资讯 >> 新闻速递 >> 正文

我传统中药出口频遭调查,制定国际标准迫在眉睫

更新时间:2006/9/11

    近日,由于中国出口到英国的部分“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含量被指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以及何首乌被发现会引发肝炎和黄疸不良反应等原因,中国传统中药正面临着英国政府空前严厉的“有害性”调查。

  而这一事件在国际上给中药形象带来的不利影响,很可能会波及到我国中药2006年预计高达10亿美元的出口数额。

  日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就此问题与英国药监局进行了联系,英国药监局官员称,“复方芦荟胶囊”英国的经销商没有进行必要的申报,属于非法经营;英国药监局对“复方芦荟胶囊”有害调查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只针对个别经销商的无德行为,不存在对所谓中药的“有害性”进行最严厉调查的行动。

  近日,英国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中草药危险性大幅增加》的文章,其中报道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艾塞克斯的一个批发商和萨的一家药店里发现了一种名叫“复方芦荟胶囊”的药品,检测结果发现该药物中的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

  英国药物安全机构称,已发现了5起中国传统中药产生严重副作用的病例,其中包括心脏疾病和肝功能损伤等。

  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以往每年查处不良中药反应仅有30例,但2006年,该机构已处理了70起类似案例,其中大部分都和进口中药有关。英方认为,一些进口中药中含有超量的重金属、杀虫剂、违禁化合物和类固醇等。

  近来,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的官员发出进一步警告,提醒民众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安全。
  
  同时,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外众多媒体对中药的质疑以及认为本国政府对中药管理过松等原因,同时面对中药不可抗拒的出口潮流,各国对中药管理已开始进入了立法时代。




 



最新进展:英国启动立法程序
    
    近来,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的官员发出进一步的警告,提醒民众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安全。
    
    同时,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外众多媒体对中药的质疑以及认为本国政府对中药管理过于松弛等原因,同时面对中药不可抗拒的出口潮流,各国对中药管理进入了立法时代。
    
    记者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采访获悉,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或传统医药实行立法管理,而此次中药遭调查的事发地英国已经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
    
    对英国目前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的具体内容及可能对我国中药出口带来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相关人士对记者提问做出回应。




 



商会主张:中药必须有自己的出口标准
    
    一直以来,欧美国家长期对传统医药没有立法,缺少标准,多把中药纳入保健食品类进口。桂林三金药业和天和药业都反映,食品安全标准很严格,以食品标准衡量中药,肯定会出现部分中药重金属、化合物等严重超标的问题。
    
    目前,对于中药的副作用以及中药和保健品的农药残留等问题,除了欧美国家已经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外,韩国和日本近年也不断修订药材的生产和检测标准。
    
    为改变目前这种被动局面,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透露,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正在积极联系企业及相关部门,牵头制定中成药、植物提取物方面的行业出口标准,促进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包括推动我国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在国际上的认可等工作。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消息,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对中医药或传统医药实行立法管理,而此次中药遭调查的事发地--英国已经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

  对英国目前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的具体内容及可能对我国中药出口带来的影响。

  对于中国厂商来说,面临的形势并不明朗。据了解,我国中药“复方芦荟胶囊”汞含量确实超过英国相关规定,但许多专家表示,以化学药标准来看待和检测中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误解。

  此次被英国检测出汞含量超标的“复方芦荟胶囊”的生产商--上海复兴临西药业有限公司质量部负责人王兴俊表示。“确实含有汞,汞也确实对人体有害,但‘复方芦荟胶囊’的配方始于明朝,我厂如今已生产销售20余年,累计生产约2亿盒,约有1亿患者服用过。至今还没有一例因使用该药品而对人体造成毒害的例子出现。”

  据了解,“复方芦荟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便秘和清肝火的常用中药,是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在中国国家药品标准中,安宫牛黄丸、仁丹等253个药品是国家批准可以含有“朱砂”成分(注:中药中的朱砂即为西药中的汞),这些药品如按英国检测标准均会被判定“有毒”。而传统中医“以毒攻毒”等辩证用药理念难为西医理解。

  不过,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让英国方面接受。截至发稿时,目前还没有国内厂商及专家对“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含量超标一事提出能让英国方面信服的理由。

  成都市三医院中药房一位郑姓药剂师告知,目前,中药的毒副作用一直不太明朗。据中国药学会对国内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药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仅次于抗生素类药物,位居第二。在《中国药典》中,将有毒的中草药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为“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药物还特别注明了其肾毒性及肝毒性,规定了用药注意事项。

  这位药剂师指出,常见的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临床上曾多次出现不良反应。中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入药后不仅原有毒性成分会起作用,而且部分成分在炮制过程中还相互作用,在体内可能形成新的成分。因此,某一特定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可能并非单一的毒性成分所致,还可能与其他的非毒性成分相关。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云海教授研究发现,有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可引起急、慢性肾脏功能损害和肾脏衰竭。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也曾坦言,我们对中药的毒副作用重视不足。这种情况使中药出口面临挑战。

  一直以来,欧美国家长期对传统医药没有立法,缺少标准,多把中药纳入保健食品类进口。桂林三金药业和天和药业都反映,食品安全标准很严格,以食品标准衡量中药,肯定会出现部分中药重金属、化合物等严重超标的问题。

  目前,对于中药的副作用以及中药和保健品的农药残留等问题,除了欧美国家已经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外,韩国和日本近年也不断修订药材的生产和检测标准。

  为改变目前这种被动局面,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透露,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正在积极联系企业及相关部门,牵头制定中成药、植物提取物方面的行业出口标准,促进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包括推动我国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在国际上的认可等工作。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崔彬表示,2006年8月底,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将召开“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国际化报告会”和“中药饮片产业国际化战略研讨会”。刘张林表示,“我们要在北京成立中药饮片分会”,中国的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正力图打破国外完全控制出口标准的被动局面,“中药饮片分会将首先进行中药标准的制定工作”。



来源: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