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质检总局与埃及贸工部签署的《中埃质检谅解备忘录》,全国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2009年5月1日开始对出口埃及的工业产品实施装运前检验。2014年埃及政局趋稳,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中埃贸易有明显增长。2014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出口埃及商品中查获不合格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6083批,货值19878.96万美元,严厉打击了进出口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
从检验不合格内容来看,其中既有大量的外观、功能、性能、品质等客户直接关注的质量问题,也有很多安全、卫生、环保项目不合格,还有相当一部分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贸易行为。
该资料通过大量数据的汇总、统计和对比,并辅以基于事实的文字分析,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出口埃及商品的质量状况和相关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成效,总结梳理了全国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开展装运前检验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出口埃及商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进一步改进装运前检验工作的建议。
该白皮书的发布,同时为出口埃及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帮助,也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掌握辖区内输埃及商品总体状况的参考资料,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
出口埃及商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2014年,我国出口埃及装运前共检出不合格产品6083批、货值19878.96万美元,批次、货值不合格检出率分别为7.55%和6.05%。
其中不合格机电产品有:安全防护不合格、机械电气安全不合格、电气参数不合格、货证不符、商品设计不良、装配或制造不良、IP防护等级不合格、品质缺陷、规格不符、标识不符等。主要原因为部分小企业生产条件简陋,质量控制能力较差,产品档次偏低,今年发现不少假冒伪劣产品,涉及的产品有气弹簧、车灯、超低温冷冻盒、雨刷器、取暖器、轴承、曲轴、钻头、阀门、插座、点火器和手机等,主要是以次充好、假冒认证、假冒其他商标品牌和生产厂。
不合格纺织类产品主要有AZO超标、克重超标、可溶性铅含量超标、甲醛超标、pH值超标、涤纶线强度不符、缝制不良、面料色牢度差、印花质量较差、尺寸或重量等的规格不符、标签与货物实际内涵不符、包装箱体破裂等,由于埃及客户对纺织类产品内在品质要求不高,少数地区同行之间恶性竞争加剧,低质低价倾向明显。
纺织类产品中发现假冒伪劣的产品有围巾、上衣、内裤、帽子和儿童包等产品。具体情形相对单一,主要就是假冒其他商标品牌,如印有hello kitty、海绵宝宝、蜘蛛侠、米老鼠等十余种国内外知名品牌卡通图像和文字的儿童包等。
不合格轻工类产品有玻璃制品镉超标、铁头安全鞋货证不符、台下盆设计不良、玻璃碗套装铅超标、婴儿学步车货证不符、不锈钢咖啡盅货证不符、女装牛皮鞋六价铬超标、釉面砖品质缺陷、玻璃制品夹带泥土、玻璃制品因搬运导致破损等。
不合格轻工类产品中假冒伪劣产品有釉面砖、手表、劳保手套、密封垫片、净水器滤芯、玩具、鞋靴、钱包、太阳眼镜和牙刷等,主要是以次充好、假冒认证、其他商标品牌和假冒原产地。
木制品多属于法定检验,检出的不合格情况主要有霉斑、破损、漆面剥落、表面破损等,其中台球杆等产品存在假冒伪劣现象,经过多年的监管,该类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较为显著。
化工类产品检出的不合格情况主要有重金属铬超标、蒸发残渣不合格、表面发泡、破损、易断裂、有裂纹、塑料薄膜数重量短缺、电池封口胶包装不合格、鉴定证书过期、品质缺陷、货证不符等,由于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为追求利润生产商不惜降低工艺要求,采购低质原材料,掺入过多回收料,导致品质下降。
化工类产品中发现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产品有塑料试模和LDPE塑料薄膜。
金属材料及制品的不合格情况主要有淋浴柱装配软管及螺母存在锈蚀现象、铝塑板包装不合格、不锈钢平板规格不符、发现生锈、磨损、破裂、冷扎板货证不符等,原因在于行业内竞争激烈,少数企业不惜降低质量要求、压低价格来争夺客户。
今年在对金属材料及制品检验过程中发现两批假冒伪劣,一批为卫浴用螺丝套装,具体情况为假冒意大利原产地;另一批为不锈钢水槽,具体情况为材质达不到304钢材要求。
综合分析不合格原因:一是部分出口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质量保证能力较弱;二是埃及市场和进口商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凭样成交居多,贸易合同中缺少明确的质量约定;三是由于价格低,产品的原材料、结构、工艺均按照最低要求生产,机械设备低端、功能单一、制造粗糙;四是出口形势给生产商带来压力,为争夺客户压价竞争,造成安全隐患;五是部分企业对国内外相关标准不甚了解,对标准把握不足,多数企业只是根据客户要求安排生产,应对风险能力薄弱。
(逄 丽)《中国国门时报》